必一运动官方网站衣食无忧好日子 健康富足喜盈门——从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
发布时间:2024-08-26 04:21:33    浏览::

  B体育题:衣食无忧好日子 健康富足喜盈门——从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
  从基本解决温饱,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,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……在中国的领导下,中华民族告别千年绝对贫困,人民生活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穿越百年,梦圆今朝。更满意的收入,更舒适的居住条件,更有品质的生活……一组组民生数据,一个个幸福家庭剪影,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。

 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二村文化礼堂,村民录制拜年视频,给在外地过年的乡亲们送上新春祝福(2月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

  仲夏清晨,在成昆铁路线上行驶的“小慢车”上,身披“察尔瓦”羊毛披毡搭车赶集的彝族老乡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意,刚摘的蔬菜、鲜活的鸡鸭……不等到集市已经卖了大半。

  在成昆铁路5633次列车的“流动集市”上,彝族妇女(前右)向其他乘客售卖山货(4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

  彝族小山村的变迁,折射了中国最贫困人口生活的根本改善必一运动官方网站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——

  过去8年,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12.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。平均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,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。

  “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,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。同时,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”

  2021年2月25日,习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,激人奋进。

  这是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笑脸合集(拼版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

  新中国成立之初必一运动官方网站,国家积贫积弱,人民贫困如洗,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突出。按照现行贫困标准,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.7亿人,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.5%。

  改革开放后,随着农业、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,贫困人口大幅减少。1986年,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,中国首次在国家层面确立了扶贫开发的方针、贫困标准、重点贫困地区。

  2009年,国家将农村扶贫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96元,扶贫开发对象覆盖4007万人;

  2011年,扶贫标准再次提高到2300元,1.28亿人口成为新标准下的扶贫对象。

  历经两次大力度上调扶贫标准后,到2012年末,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899万人,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.2%。

  响彻云霄的誓言背后是一系列精准扶贫方略:坚持“六个精准”,实施“五个一批”,解决“扶持谁”“谁来扶”“怎么扶”“如何退”等问题,瞄准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……

  改革开放至今,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,中国7.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;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,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%以上。

  “中国的重大成就,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。

 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开寺街,商贩取下客人预约购买的香肠(2019年12月3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

  这是80岁大连市民安邦才自1956年以来记录在家庭“小账本”上的收入变化必一运动官方网站。

  不断攀升的家庭收入,也对应了生活物品的迭代更新:电视机换了4茬,电冰箱换了3茬,电脑换了2茬……

  小小账本上,两条跃然向上的家庭收支曲线,透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也折射出中国亿万家庭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祁家河乡横口村村民将西瓜装车(6月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

  新中国成立之初,居民收入很低:1956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;1978年仅为171元;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成果惠及亿万家庭。到2018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,比1978年实际增长24.3倍。

  老百姓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,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,生活品质日益改善。1956年,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;而2018年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,比1978年实际增长19.2倍。

  “民以食为天”。老百姓的饭桌上,食物种类多起来了,营养更加丰富。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,目前达到474公斤;1949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仅为4公斤,而2019年达到近27公斤。

  小康生活的底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。从无到有,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普及和升级换代,生活品质不断提高。

  如今,各类家用电器在城乡居民家庭普及,移动电话、计算机、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
  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的2021湖南汽车展览会暨长沙市汽车消费节上,工作人员(右)向参观者介绍展车(5月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

  2020年,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.1辆,每百户移动电线部,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17.7台。

  不仅吃饱穿暖,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巨大改善。1978年,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只有6.7平方米和8.1平方米,而2018年则分别达到了39平方米和47.3平方米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历了食品、服装、家电、住房、汽车等商品消费“排浪式”扩张浪潮。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舒适,消费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,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的内涵变得丰富,在国家发展蓝图里奏响幸福的乐章。

  启动建设一周年的海南自由贸易港,不久前迎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——来自约70个国家和地区、1505家企业、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,从服饰箱包到美妆精品,从珠宝钻石到游艇汽车……

  观众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参观(5月9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  透过消博会的窗口,中国大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,成为新时代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的生动写照。

  今天的中国,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,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7%以上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,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,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。

  “中国已进入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,消费者对多样化、个性化和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。

  从滑翔伞、跳伞、热气球到潜水,从探洞到登山……冰雪旅游、体育旅游、体验式旅游等个性化旅游方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;

  政府对公园、绿地、图书馆、老年活动中心不断加大投入。20世纪80年代至今,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.1%提高到41.11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.45平方米提高到14.8平方米,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

  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振头街道普爱养老照护中心,老人在做康复训练(6月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

  截至去年底,中国网民规模达9.89亿,占全球网民20%左右。网络购物快速发展,“小镇青年”“银发一族”“Z世代”等消费新群体快速崛起,14亿多人的中国大市场成为提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信心所在。

  面向未来,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,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,引导消费向绿色、健康、安全发展。

  发展信息消费、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,鼓励定制、体验、智能、时尚消费……新征程上的中国消费之变,彰显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”本色。

  展望“十四五”,我国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。届时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;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,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,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……

  展望2035年,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届时,人民生活更加美好,人的全面发展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……

  和美生活有保障,美丽中国稳幸福——从“社会更加和谐”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
  织就世界最大民生安全网、成就社会治理新格局、铸就公平正义法治基础、绘就大美神州壮丽图景……更加和谐的社会为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,让“复兴号”巨轮更添乘风破浪的能量。

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胜利,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长、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,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“五位一体”高质量发展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
  从“一穷二白”到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,从文盲率80%到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。

  经过不懈努力,中国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,民主从价值理念转变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和治理机制,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,也为民族复兴筑牢政治根基。

  回望来路,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经济划出不断攀升的上扬线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雄厚物质基础,在世界舞台上创造了伟大发展奇迹。